首頁 > 政務資訊 > 政務要聞

在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開幕會上

許廣斌作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摘要)

文章來源:拂曉新聞網瀏覽量:發表時間:2022-12-30 10:45 責任編輯:大數據中心

在12月29日上午開幕的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上,許廣斌代表政協第六屆宿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他指出,2022年是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六屆市政協起步之年。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二十大精神,持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中共宿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聚焦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工作主線,扎實推進專門協商機構建設,不斷提高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水平,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

許廣斌從五個方面回顧了六屆市政協常務委員會一年來的工作。

一、堅持黨建引領,以更高站位把牢履職方向

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根本政治原則,強化理論學習,筑牢思想根基,確保政協事業正確發展方向。

堅決落實黨的全面領導。認真貫徹省委、市委關于加強領導班子政治建設的若干規定,把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要求,突出抓好新一屆政協班子政治建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把“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安徽見行動、宿州見成效”的要求落到實處。

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認真落實黨組會議、主席會議“第一議題”制度,著力構建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引領,主席會議專題學、常委會議集中學、委員讀書群深入學、智慧政協APP線上學等相配套的學習制度體系,持續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年舉行各類專題學習86次,促進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中共二十大召開后,把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制定學習宣傳貫徹實施方案,全方位、分層次、多形式抓好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

縱深推進政協黨的建設。持續推深做實“一入四建”,新一屆市政協425名委員“全員入委”,設立25個委員小組、委員黨小組,9個專委會功能性黨支部,建立169名黨員委員和256名黨外委員的結對聯系機制,較好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全覆蓋”。

二、堅持協商主業,以更強擔當服務發展大局

牢牢把握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性質定位,自覺把政協工作放到全市發展大局中謀劃和推進,為黨政科學決策貢獻智慧力量。

緊扣中心任務深入協商議政。發揮政協全會協商議政重要平臺作用,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期間,引導委員圍繞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雙招雙引”、城鄉建設等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問題,積極議政建言,提出185條意見建議,相關部門認真吸納,推動全市重點工作有力開展。聚焦“推進園區創新升級,打造產業集聚平臺”主題,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委員們圍繞抓好重點項目招引、加快低效企業整治、推動畝均效益提升等方面提出25條意見建議,楊軍書記親臨會議,與委員面對面協商,對會議協商成果給予充分肯定,批示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具體舉措。一年來,市政協統籌成立52個課題組,組織政協委員、有關專家學者346人次,參加各類專題調研和協商會議,形成7篇建議案和建言報告、85篇會議發言,提出282條建議,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扎實開展“一改兩為”專題民主監督。認真貫徹省、市“一改兩為”會議精神,制定市政協“一改兩為”專題民主監督實施方案,發揮“5+N”協商式監督平臺作用,部署開展9項專題監督活動,助力全市作風大改進、工作大落實、環境大提升。連續5年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開展民主評議,今年選取“對標滬蘇浙,創優營商環境”主題,創新開展市縣政協聯動監督,召開專題常委會議進行民主評議,從提升為企服務能力、推動惠企政策落實、加強企業訴求辦理等6個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切實促進我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積極推動重點工作有效落實。深入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部署要求,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圍繞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履職盡責。助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泗縣、埇橋疫情發生后,主席會議成員第一時間趕赴抗疫一線、下沉包保鄉鎮(街道),實地督導830余人次,督查反饋各類問題365個,提出意見建議312條,推動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積極投身“雙招雙引”、鄉村振興、助企紓困、項目包保等工作,結合“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優環境,穩經濟”等活動,走訪企業105家,提出意見建議220條,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56個;聚焦黃淮海(宿州)智慧物流產業園、京滬鐵路宿州站改建等重點項目建設,開展專題視察,助推重點項目建設提速提效。認真開展接訪下訪、包案化解等工作,深入基層督導調研,有力助推社會和諧穩定。

三、堅持履職為民,以更實舉措助推民生改善

樹牢“人民政協為人民”工作理念,圍繞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獻計出力,真心實意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

順應群眾期盼反映民意。發揮提案在助力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增加民生類提案比重,全年立案的384件提案中,民生類提案占比52.7%。聚焦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監管等領域,遴選8件提案由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領銜督辦,推動相關問題更好更快解決。暢通輿情匯集和民意反映渠道,打造委員主動、渠道暢通、規范有序的“社情民意直通車”,全年征集社情民意信息1056篇,編報68期,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74件次,一大批意見建議轉化為惠及民生的實際舉措。

緊扣民生熱點獻計出力。聚焦群眾關切、感受直接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微協商、微調研,圍繞生態環境保護、義務教育“雙減”政策落實等重點工作,先后組織委員200余人次開展監督性調研,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對策建議160條,著力推動相關工作落細落實。圍繞推進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大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推動中小企業減負紓困等重點課題開展專題調研,進一步推動相關工作有序開展。

助力民生實事落地落實。緊扣“暖民心行動”落實情況,聚焦市委、市政府實施的467件民生大事和關鍵小事,綜合運用專項監督、提案監督、社情民意信息監督等形式,推動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圍繞群眾急盼解決的“老年助餐服務”開展主席會議集中視察,提出健全運營機制、完善配套設施等針對性建議,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工作持續健康發展。圍繞“就業促進行動”,開展“促進我市勞動力充分就業”監督性調研,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四、堅持雙向發力,以更大力度凝聚共識力量

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著力做好凝心聚力這篇大文章,積極推進人民政協“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建設,努力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深化團結合作匯聚各方力量。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組織功能作用,落實定期走訪、協同履職等經常性工作機制,重點安排黨派團體大會發言,聯合開展調研視察,進一步深化與黨派團體的合作共事。一年來,各黨派團體共提交集體提案59件,會議發言57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86件,充分發揮參政議政作用。密切同黨外知識分子、民族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絡。

加強思想引領增進各界共識。強化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制定《關于委員工作室建設的實施辦法(試行)》,組建13個委員工作室,暢通委員聯系基層、服務群眾的渠道,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宣傳政策、引導預期、堅定信心等工作。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在深入學習“四史”基礎上,加強對統一戰線史、人民政協史的學習,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工作動力。

運用文史宣傳擴大社會影響。強化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功能,做好文史資料征集出版工作,編纂完成《宿州記憶》《知青在宿州》,講好宿州故事、傳播宿州文化。推進政協宣傳工作創新發展,召開全市政協系統信息宣傳座談會,建好用好市政協“兩刊一網一號”平臺,創刊《政協視野》,在人民政協報、江淮時報等各級媒體刊發稿件280余篇,積極宣傳政協工作亮點和履職成效,唱響政協好聲音。

五、堅持固本強基,以更高標準提升履職能力

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注重常委會自身建設,抓機制強規范、抓隊伍促管理、抓創新提質效、抓聯動增合力,不斷夯實全市政協事業發展基礎。

加強常委會自身建設。重視發揮常委會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常委在加強學習、履職盡責、團結共事、廉潔自律等方面爭做表率。組織常委積極參加政協各類會議和履職活動,充分履行職能,努力在本職崗位中作貢獻、在政協工作中展風采、在界別群眾中走在前。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省、市實施細則,帶頭貫徹執行政協章程及有關規定,切實改進調查研究和視察考察工作,自覺維護人民政協良好社會形象。

夯實市縣政協工作基礎。認真貫徹中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及省委具體落實舉措,協助市委出臺《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若干舉措>責任清單》,為進一步提升市縣政協履職水平提供保障。完善協商成果辦理工作機制,聯合市委辦、市政府辦制定《市政協協商成果辦理規程》,構建起協商成果辦理的全流程和閉環式工作鏈條。配強政協工作力量,市政協專委會增配55名兼職副主任,各縣區政協以專職或兼職形式相應配備了專委會主任、副主任,并探索成立文史資料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等事業機構,增加事業編制10名,不斷充實機關人員工作力量。

抓好兩支隊伍建設。舉辦新任政協委員培訓班,提升新一屆政協委員履職能力水平。強化委員履職管理,建立健全委員履職檔案,引導委員做好“委員作業”。深化一流機關建設,積極開展“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主題活動,召開市政協機關青年干部座談會,舉辦“讀書沙龍”,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機關干部隊伍。

增強政協系統履職合力。密切與省政協的聯系協作,積極參與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等各類協商活動,提交建言材料12篇,在省政協議政平臺發出宿州聲音。加強市縣政協聯動履職,圍繞市縣政協共同關注的重點履職議題,聯合開展民主監督和協商議政,不斷增進政協工作的強大合力。

許廣斌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義重大。市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在中共宿州市委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的部署要求,堅持以黨建強引領,以協商促發展,以團結聚共識,以創新添活力,以擔當樹形象,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持續提升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水平,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壯麗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許廣斌從五個方面對2023年工作作了安排。

一、強化政治建設,著力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上實現新提升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抓實理論學習,筑牢思想根基,確保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把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貫穿于政協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切實把牢正確履職方向。堅持黨有號召、政協有行動,緊緊圍繞中央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謀劃開展工作,逐項推動中共二十大對政協工作的戰略部署落地落實。持續加強政協黨的建設。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大力推進政協黨的各項建設,建立健全政協黨組聽取政協機關、各專委會黨的建設工作匯報機制,推動政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從“有形”向“有效”轉變。

二、強化責任擔當,著力在助推高質量發展上彰顯新作為

聚焦中共二十大確定的重大戰略、重要舉措、重點工作,緊扣全市改革發展大局,認真履行專門協商機構職能,更好發揮“?!钡膬瀯?,提升“商”的質量。精心開展協商議政。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定并組織實施年度協商計劃,圍繞產業發展、區域合作等方面精選議題,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圍繞擴大消費需求、基層社會治理、籌辦省運會等,開展微協商、微調研,召開協商座談會。深入開展民主監督。完善政協民主監督組織領導、知情明政、協調落實、辦理反饋等工作機制,不斷提升民主監督實效。做好特約監督員推薦工作,支持特約監督員履行職責。高質量開展調研視察。將“深度調研”和“集中視察”作為履職盡責的兩大抓手,進一步提升調研視察質量。

三、強化團結聯誼,著力在廣泛凝心聚力上邁出新步伐

堅決扛起“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健全制度機制,創新方法手段,推動形成全市上下“一起來想、一起來干”的生動局面。拓寬思想政治引領渠道。深入落實主席會議成員看望委員、談心談話、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等機制,增進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絡,支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履行職能發揮作用,對各民主黨派在政協發表意見、提出建議作出制度性安排。充分發揮界別作用。著力構建“一融入、兩平臺、三走進”工作格局,推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融入日常履職,組織委員有序參與協商、調研、視察等活動。深化團結聯誼工作。組織民族宗教界委員就“推進少數民族鄉村全面振興”開展調研,加強同港澳臺僑社會團體和代表人士的聯系交往,廣泛凝聚各方力量。

四、強化協商質效,著力在發展協商民主上開拓新局面

牢固樹立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推動協商議政提質增效。健全協商體系。構建綜合性、開放式、常態化的協商議政體系,加強“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協商”“市委書記領銜督辦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民主評議監督協商”“月度專題協商”等四大協商平臺建設,經常性、靈活性組織開展界別協商、對口協商、情況通報會等協商議政活動,推動政協協商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促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深入落實中央及省委、市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有關文件要求,探索在省級開發區設立政協委員召集人,支持縣區政協設立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協工作聯絡組。匯聚協商合力。健全市縣政協聯動履職長效機制,積極開展聯合調研、聯動協商、協同監督等活動,著力提升整體工作水平。

五、強化守正創新,著力在加強自身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堅持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強化自身建設,不斷推動政協工作創新創優。推動經常性工作創新提升。深入推進提案質量提升工程,探索改進提案辦理評價工作。加強和改進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健全通報激勵和成果轉化機制。加強委員履職服務管理。舉辦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提升委員隊伍能力水平。更好發揮專委會基礎性作用。優化專委會運行機制,完善專委會聯系界別委員制度,進一步提升搭建平臺、服務協商工作效能。推進模范機關建設。開展機關“提質增效年”活動,堅持“學與干”并重、“建與治”結合,一體推進大學習大培訓大練兵,全面提升機關干部隊伍政治素質與業務能力水平,為新時代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熱點新聞